fbpx

平安夜隨想–致那些我們愛著的和愛過的人

“誰又騎著那鹿飛過,忘掉投下那禮物給我

凝視那燈飾,只有今晚最光最亮

卻照亮我的寂寞……”

陳奕迅的《Lonely Christmas》和林依晨的《孤獨北半球》是我們那一代留學生的內心孤寂的最佳寫照。 生命如夢如幻,又到一年聖誕時。 聖誕節一年一次,但人年紀越大,越容易回憶起年輕時候獨自在異國他鄉過的那些平安夜。 在2020這個平安夜,我想起曾經經歷過的聖誕節和那些我愛著的和愛過的人。 寫下這篇隨想,既是記錄也是感恩生命中的每一個相遇的人。

我喜歡聖誕節。不是因為可以放長假,也不是因為有triple pay。而是因為這種帶著溫度的節日氛圍。聖誕夜給了我很多很多特別的回憶。 帶著親情,友情和愛情,有孤獨,有溫馨 ,有對家庭的思考,有對父母的思念。这是曾经獨自異國他鄉求學時候帶給我的獨特人生體驗。

pendant bulb photo
Photo by FOX on Pexels.com

留學生的聖誕節

每年越接近平安夜,節日氛圍越濃。 紐國kiwi每家每戶,張燈結彩,暗自較勁。看誰家的戶外燈飾更有創意,更好看。 聖誕裝飾是極具象徵意義的符號。 家的溫馨,團聚,和愛的人在一起,這就是符號想要代表的。 白色聖誕更突顯家的溫暖。 然而,這一切對海外遊子而言,卻是離家的無奈和別樣滋味。

在海外遊子的情感日曆里,聖誕節是個關鍵的日子。 平安夜的聚會往往也是認識異性的時機。 聖誕節期間的聚會成就了無數對戀人。 但是今年有點特別。 今年很多身邊的朋友選擇了結束婚姻長跑。 那些留學時期就相識相知相愛,到最後走進婚姻。 現如今卻選擇分開。 聖誕樹前再無熟悉的身影。 讓人唏噓感歎不已。

person pouring wine on glass
Photo by Nicole Michalou on Pexels.com

回想起自己第一次在紐國與同是留學的朋友們一起過聖誕夜。 平安夜和聖誕大餐往往是中西合璧。 經常是大家自己擀皮,包餃子,烤火雞,烤羊腿,土豆泥,紅酒,白葡萄酒…… 忙的不亦樂乎,然後飽餐一頓。

那時候一群人在一起吃著,喝著,然後偶爾在那麼一瞬間默默想家。 豐盛的聖誕晚餐,觥籌交錯間,說著笑著,一口把那思鄉的苦酒喝光。 酒足飯飽後,和在國內的親人們,戀人或視頻聊天,或打電話噓寒問暖。 那就是一個完美的平安夜了。

rain of snow in town painting
Photo by Lisa Fotios on Pexels.com

孤獨與愛情

海外留學生的內心是孤獨的。 大部分人都是無親無故友,孑然一身的奮鬥在異國他鄉。 縱使開個平安夜Party,也難逃內心的孤獨。 在異國他鄉,只有抱團取暖才能撐下去。 但即使抱團,我們在遙遠的南半球依然孤單。

聖誕節是西方的大節,是西方人回家團聚的日子。 而這個節日,給身處異鄉的華人,特別是那些還未融入西方社會的人來說,五味雜陳。 很多留學生,因為離家产生的孤單感走到了一起。你問,那是不是愛情?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那是兩顆孤單的靈魂找到了可以依靠的對方。

那時候的我們剛到紐國,雖然孤獨寂寞,但是也自由快樂。 後來,分别有了自己的小家庭。 有了可愛的小寶貝。 …… 時過境遷,經歷了風風雨雨到現在,卻發現長久婚姻的不易。 身邊那些我親眼見證的愛情,都如同煙花燦爛般閃耀,然後又消失在夜空中。 只留下带着濃烈硫磺味的硝煙瀰漫。往事煙滅,不忍回首。

close up of two flute glasses filled with sparkling wine wuth ribbons and christmas decor
Photo by VisionPic .net on Pexels.com

致那些我們愛著的和曾經愛過的人

人生若只如初見。 那該多好。 只把美麗的回憶留住。 回憶中,你我寒夜裡相依相靠。 那些自顧自,無旁人,眼中只有對方,一起走過的日日夜夜。卻依然敵不過時間的洗礼。 一眨眼,猛然回首,看著初見時的美麗,問自己:怎就都變成了這樣?

2020年終於快結束了。 生命還在繼續。 我們且行且珍惜。帶著以往互相依靠時的溫度走下去。 今年聖誕,讓我們在聖誕平安夜的節日燈火裡,舉起手中的酒杯向那些離開了或還未離開的,向那些給了我們溫暖回憶的人致敬,並說一句:

“Merry Christmas,願你安好! “

發表迴響